2016-11-26 08:44 作者:生物谷
我们机体的免疫系统就好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一样,其通常会有效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但问题是有时候其也会产生一些错误并且对机体进行攻击,从而引发过敏症、自身免疫疾病或不发挥功能的情况。但有时候机体免疫系统也会在病毒等外来病原体第二次入侵时失去作用。
机体的免疫系统非常复杂,但有两个组分非常关键:抗体和巨噬细胞,机体免疫系统能够产生大量抗体以便下次机体遭遇相同病原体时对其进行快速杀灭。抗体往往能够吸附到外来病原体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抗原上,通过吸附抗原,抗体就能够阻断病原体复制、以及进入到细胞的能力,从而就会有效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损害。
随后机体免疫系统中的守卫细胞—巨噬细胞就会开始搜寻这些被抗体吸附的无用的外来病原体,最后将这些病原体吞噬使其死亡。然而有些病毒实际上会进入到巨噬细胞中,同时其还会利用抗体作为“特洛伊木马”,其会假装成为无用的病原体并被巨噬细胞所吞噬,随后这些狡猾的病原体就会将巨噬细胞作为产生病毒的机器,从而产生一种抗体依赖性的增强机制。
抗体依赖性的增强机制及蚊媒病毒
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都会爆发成百上千例登革热病例,而这往往会使得登革热病毒成为一种重要的蚊媒病毒,目前有四种类型的登革热,而且感染每一种登革热都会让个体患上严重的疾病,当随后感染另外一种毒株时往往就会使得患者的症状更加具有致命性。这是因为能够抵御第一种类型病毒的抗体往往能够帮助第二种病毒进入到细胞中,从而引发登革出血热,这是一种严重且致死性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出血、腹痛、呕吐和发烧等。
1977年,研究人员在人类机体中首次发现了病毒这种抗体依赖性的增强作用,研究者指出,疾病在那些接受母源性登革热抗体注射的儿童或此前感染过不同类型登革热的成人机体中表现尤为明显。随后研究人员在猴子中进行实验来检测这种假设,他们发现,当猴子被抵御登革热的母源性抗体再度免疫时疾病表现往往非常严重。
这种现象对于公众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包括很多疾病的爆发以及疫苗开发等。那么是否登革热疫苗能够让病人对疾病更加易感,而不是保护患者;目前研究人员非常关注对其它的抗体依赖性增强的病毒进行研究,比如HIV、埃博拉病毒和罗斯河病毒(Ross River Virus)等,这就是为何科学家们首先必须鉴别出保护性的抗体的原因了,利用抗体注射能够保护患者免于其它病毒的感染。
对于寨卡病毒又如何?
寨卡病毒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蚊媒病毒,其通常会引发患者出现轻度疾病表现,主要为发烧、出疹和关节疼痛等,大约80%的感染都不会产生症状。目前全球比较关注的健康问题就是如果孕妇感染寨卡病毒的话,那么病毒就会引发胎儿畸形,使得胎儿表现出小头症。
寨卡病毒是一种黄病毒,其类似于登革热病毒,实际上对于感染寨卡病毒的患者而言,利用经典的抗体检测研究者就能够发现这种感染往往同登革热病毒感染很难区分,这就会让科学家们怀疑,是否寨卡病毒的感染会对后期登革热病毒的感染产生一种抗体依赖性的增强效应,当然反之亦然。
近来有研究检测了是否寨卡病毒能够对登革热产生一种抗体依赖性的增强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登革热卡尼能够保护机体抵御寨卡病毒的感染或者促进感染的进行,而这依赖于抗体所吸附的抗原的不同。类似地,之前寨卡病毒的感染或许就会通过一种抗体依赖异性的增强作用,要么保护机体抵御登革热病毒的感染,要么促进登革热病毒的感染。
这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当然这并不能够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避免被蚊子叮咬或许是预防疾病的关键,然而避免被蚊子叮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项研究有很多应用价值,比如目前正在开发的寨卡病毒疫苗或者预防登革热爆发的疫苗等,寨卡疫苗的开发者不得不确保,被开发出来抵御疫苗(抗原)的抗体不会引发机体产生对登革热的抗体依赖性增强效应。
在登革热经常爆发的区域,比如巴西,近来寨卡病毒的爆发往往会导致出现很多登革热病例的发生,其中就包括登革出血热。今年以来寨卡病毒成为全球研究者眼中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在接下来几年里研究者或许就会将目光转移到登革热上面,随着传统控蚊策略慢慢开始失去效力,新型技术将会不断产生,然而一种能够承担得起的疫苗的开发往往能够帮助降低登革热和寨卡病毒感染的负担。
由于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二者具有交叉反应性以及抗体依赖的增强效应,因此确定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疫苗的安全性或许对于抵御两种病毒引发的疾病爆发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