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行卫生健康咨询网

埃博拉病毒黄皮书

埃博拉病毒黄皮书


概述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严重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病死率可高达90%,多发病突然,早期可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呕吐和腹泻等,无明显特异性。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人或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及其他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如尿、粪便)等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无妥善防护接触可导致感染。恢复期患者精液中的病毒可长时间保持活性,导致经性传播的可能性。此外,埃博拉病毒还可通过气溶胶传播。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感染风险高。

埃博拉病毒病流行区域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较大规模暴发疫情曾发生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南非等国家。

传染性病原体:埃博拉病毒

流行:撒哈拉以南非洲

暴露和感染风险最大的旅行者类别:前往疑似蝙蝠宿主物种流行的地区的旅行者;医护人员治疗感染患者;与生病或死亡的野生动物或非人灵长类动物接触的人

预防方法:采取安全的食品预防措施;避免处理、烹饪或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或动物产品;避免接触生病或死亡的野生动物和非人灵长类动物;避免吃地上发现的水果;在医疗环境中使用标准的屏障预防措施和个人防护设备;埃博拉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的疾病

诊断支持:卫生部门


传染性病原体

埃博拉病毒(EBoV)属丝状病毒科,长度为970纳米,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纳米,大小100纳米×(300~1500)纳米,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纳米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有囊膜,表面有8~10纳米长的纤突,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较长的奇形怪状的病毒粒子相关结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长达10微米。来自刚果(金)、象牙海岸和苏丹的埃博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不同。

EBOV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度抵抗力,56摄氏度不能完全灭活,60摄氏度30分钟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紫外线照射2分钟可使之完全灭活。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醚、去氧胆酸钠、β-丙内酯、福尔马林、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钴60照射、γ射线也可使之灭活。EBOV在血液样本或病尸中可存活数周;4摄氏度条件下存放5周其感染性保持不变,8周滴度降至一半。-70摄氏度条件可长期保存。


传播

埃博拉病毒可经感染的人和非人灵长类传播。人与感染者或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及其血液、分泌物或其他体液直接接触,就容易感染致病,甚至暴露于这类体液污染的环境也有可能被感染致病,目前已知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如下。

接触传播:本病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患者或动物的血液及其他体液,如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尿、粪便)等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特别是血液、排泄物及其他污染物)而感染。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患者时,或处理患者遗体过程中容易受到感染,患者的转诊还可能造成医院之间的传播。医院内传播时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气溶胶传播:吸入感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等可造成感染。1995年曾有学者报道用恒河猴、猕猴作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实验动物,含有感染动物分泌物、排泄物的飞沫通过空气传染了正常猴,证实了气溶胶在埃博拉病毒传播中的作用。

其他医源性传播:使用未经彻底消毒的注射器也是该病的传播途径之一。

性传播:康复数月后的男性患者精液中仍能检测到埃博拉病毒,这意味着埃博拉病毒存在性传播的可能。

易感人群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3日龄至70岁以上人群均有发病,患者以成年人居多,女性略多于男性,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感染的风险较大。大多暴发疫情的原发病例均是深入林区作业的猎人、淘金者、砍伐工等,继发感染的人群则是与之密切接触的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该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为: 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未采取正确及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尸体以及参加患者葬礼的人员。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的动物者。


流行病学

埃博拉出血热目前为止主要呈现地方性流行,局限在中非热带雨林和东南非洲热带大草原,但已从开始的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扩展到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利比亚、加蓬、尼日利亚、肯尼亚、科特迪瓦、喀麦隆、津巴布韦、乌干达、埃塞俄比亚以及南非。非洲以外地区偶有病例报道,均属于输入性或实验室意外感染,未发现有埃博拉出血热流行。埃博拉病毒仅在个别国家、地区间歇性流行,在时空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21天。

主要临床症状

1.初期症状:在感染后的2-21天内,患者可能开始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喉咙痛、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类似于流感或其他感染,因此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2.胃肠道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疼痛等胃肠道症状。有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和呕吐交替出现。

3.出血症状:在病程进展到更严重的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口腔、鼻腔、消化道、泌尿道、眼结膜等部位的出血症状。这些出血症状包括皮下淤血、紫癜、血液分泌物增多等。

4.呼吸系统症状: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气喘、咳嗽、呼吸急促、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病毒引起的肺损伤所导致的。

5.神经系统症状:在极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惊厥、震颤等。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病程晚期,是由于病毒直接侵袭中枢神经系统所导致的。


诊断

埃博拉病毒是高度危险的病原体,必须在专门的实验设施内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在非洲疫区主要通过检测埃博拉病毒的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以及检查病毒抗原或核酸等进行诊断。

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查

病人血液中的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在发病后2~9天出现,持续存在到发病后1~6个月;IgG抗体在发病后6~18天出现,持续存在到发病后2年以上。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出的病毒核心蛋白羧基端多肽为抗原,建立的检测埃博拉病毒IgG抗体的ELISA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但对于部分急性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很低的患者,应同时进行病毒抗原或核酸的检测。

病毒特异性抗原和核酸的检查

已经证实检测埃博拉病毒抗原与检测病毒核酸的一致性几乎达到100%,敏感度很高。并且,用X射线照射标本并灭活病毒后,再检测病毒抗原或RNA时,实验安全性增高,且实验结果也不受显著影响。


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1.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药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有试用的抗病毒药物,如单克隆抗体、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等,在紧急情况下可试用于埃博拉病毒病的治疗,但这些治疗的应用时机、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尚需进一步研究。

2.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加强细菌学检测,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者可使用。

3.要时可适当给予抗炎保肝、抗凝止血等对症处理治疗。

预后

埃博拉出血热属于一种急性传染病,多数患者预后较差,尤其是重症患者常在病程第2周死亡,中位生存期约9天,平均病死率约50%,但如果早期治疗,尤其是给予综合救治措施,病死率可降至25%左右。据目前报道该病总体病死率在25%~90%。


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为靠直接接触传播,切断传播途径对于疫情的成功控制十分重要,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 密切关注疫区的疫情发展情况,谨慎考虑前往疫区,如必须前往则应学习相关防护知识;
  • 避免与疑似患者、野生动物及被其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接触;
  • 不要出席葬礼和到诊所、医院等患者聚集的地方;
  •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双手清洁,使用肥皂水和含70%~80%的酒精搓手液洁净是有效方法;
  • 避免接触、处理野生动物肉,在当地生活一定要购买符合卫生标准的生肉制品,煮熟后食用;
  • 在旅行中或旅行后发现有相关症状,应当立即就医;
  • 旅游或出差人士从受影响地区返回21天内若感到不适,应立即求诊,并告知医生近期的外游记录。

疫苗

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疫苗,目前有默克公司研发的ERVEBO(rVSV-ZEBOV),2019年10月18日,ERVEBO被建议批准在欧洲有条件上市销售,2019年12月,美国FDA批准ERVEBO正式上市,用于预防18岁以上的成人感染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

此外,美国强生公司研发的Ad26.ZEBOV/MVA-BN疫苗和中国北京生物技术研究院的Ad5 EBOV疫苗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