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谷热黄皮书
概述
裂谷热(RVF)是由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 RVFV)引起的,经蚊类媒介或接触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主要影响的是动物,但也能传染人。初始的症状有:发热、头痛、疲劳、关节和肌肉疼痛,有时会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结膜炎及畏光的现象;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出血、休克、脑炎或肝炎,甚至是死亡。
裂谷热病毒是白纤病毒科(Phenuiviridae)的一个成员,即布尼亚病毒目12个病毒科之一 ,绝大多数人间感染是与受感染动物的血液或器官直接或间接接触所造成的。病毒可通过宰杀、帮助接生、兽医程序操作或处理畜体或胚胎期间处理动物组织而传染给人。因此,某些职业群体,如牧民、农民、屠宰工人和兽医,感染的风险较高。
病毒通过接触传染给人,例如通过被感染的刀创伤口或与皮肤裂口接触,或者通过宰杀受感染动物期间吸入浮质,浮质传播模式也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感染。有证据显示,人若摄入未经高温消毒或未煮过的被感染的动物的奶,也可能感染裂谷热。受感染蚊子叮咬也会导致人间感染,通常是伊蚊叮咬。嗜血(食血)苍蝇也有可能传播裂谷热病毒。
传染性病原体:布尼亚病毒目病原体
流行:撒哈拉以南非洲
暴露和感染风险最大的旅行者类别:前往有受感染牲畜、蜱虫或蚊子媒介或啮齿动物宿主地区的旅行者;处理受感染的生肉或动物产品的人;在农村地区露营或住在啮齿动物出没的家中的人
预防方法:采取安全的食品预防措施;避免处理、烹饪或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或动物产品;避免在无保护的情况下接触可能受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或组织;避免接触生病或死亡的牲畜;避免蚊虫和蜱虫叮咬
诊断支持:卫生部门
传染性病原体
RVF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直径约90-110 nm,球形,有包膜。基因组为分节段的单股RNA,分为L、M、S三个片段,长度分别为6.4 kb、1.7 kb和3.9 kb,其中L和M片段为负链RNA,S片段为双义RNA。L片段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M片段可编码至少4种产物:糖蛋白Gn和Gc、NSm(14 kDa)和一种NSm与Gn的融合蛋白(78 kDa),S片段编码病毒核蛋白和NSs(31 kDa)。
RVFV可在Vero、BHK-21和C6/36等细胞中繁殖并产生细胞病变。可感染鸡胚、大鼠、小鼠、仓鼠和猴等实验动物和家禽,并产生高滴度病毒。
裂谷热病毒抵抗力弱,56℃40分钟可灭活,对酸(pH3.0以下)、脂溶剂、去污剂和甲醛敏感。
传播
裂谷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其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包括虫媒介导传播、接触传播和呼吸道传播。
1、虫媒介导传播:蚊子是裂谷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它们通过叮咬感染了病毒的动物或人类,将病毒传播给下一个受害者。
2、接触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尸体,或胚胎期间处理动物组织过程中可感染人体。因此,接触病畜或病畜组织时应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等。
3、呼吸道传播:吸入带病毒的气溶胶也可导致感染。因此,在处理病畜或病畜组织时,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病毒环境中。
流行病学
传染源
RVFV主要在家畜(如绵羊、牛、骆驼和山羊等)中引起流行或暴发,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人对RVFV普遍易感,多为隐性感染,病后可产生持续免疫力。
流行特征
临床表现
潜伏期:2-6天,可短至数小时。
急性起病,发热,伴畏寒、寒战、头痛、乏力、肌肉关节疼痛;发热可持续数天,常为双相热。病程4-7天后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改善,常在2周内完全恢复。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多系统受累。
1、视网膜炎(1-20%):多发生在病程1-3周。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有时产生盲点。严重时发生视网膜脱落。视力障碍可持续10-12周,当损伤发生在黄斑或严重出血和视网膜脱落,约50%的病人可导致单只眼或双眼永久性失明。
2、出血综合征(约1%):病程2-4天后出现,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斑疹、紫癜、瘀斑和广泛的皮下出血,穿刺部位出血、咯血、鼻衄、牙龈出血、月经增加、黑便、肝脾肿大。重症病例往往死于出血、休克及肝、肾功能衰竭。
3、脑膜脑炎:可单独出现,也可和出血综合征同时出现。病程1-4周突然发生脑炎症状,如剧烈头痛、记忆丧失、颈强直、眩晕、精神异常、定向障碍、遗忘、假性脑膜炎、幻觉、多涎、舞蹈样运动、抽搐、偏瘫、昏睡、去大脑强直、昏迷甚至死亡。存活病例可有后遗症(如偏瘫)。
诊断
一般检查
血清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
治疗
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大多数RVF为轻症病例且病程较短,无需特别治疗,对重症病例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
对症和支持治疗
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在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中有抗RVFV作用,可考虑在早期试用。
预后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病例可自愈,不到5%的病人发展为视网膜炎、出血综合征、脑膜脑炎。病死率约为1%。
预防
裂谷热的预防主要采取以下措施